中新社北京12月8日电 (郝凌宇 国璇 邢翀)2023-2024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8日于北京首都体育馆开赛。北京冬奥会“双冠王”、中国选手任子威时隔600余天重返国际赛场,但在当天参加的两项个人项目上均无缘直接晋级。
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比赛为本赛季世界杯六站分站赛中的第三站,共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5支队伍、约150名运动员参赛。中国队在前两站比赛中收获4金1银1铜,其中3金来自接力项目,另外1金来自刘少昂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站夺得的男子500米冠军。
中国队派出6男6女参加本站比赛,一大看点是冬奥冠军任子威自北京冬奥会后首次参加国际赛事。再次来到首都体育馆比赛,任子威状态还未达到最佳,在男子1500米1/4决赛中滑出2分18秒175,排名小组第四落入复活赛;男子500米第二次比赛的预赛中,任子威位列小组第三无缘直接晋级。
任子威赛后坦言,比赛中稍显被动,自身的体能和战术安排同之前不同,还需通过更多比赛积累经验。他还说,虽然曾有过登顶,但同样可以接受暂处低谷。“虽然有点不甘心,但不会因此失落。”
在其他项目上,中国选手展现出不俗实力。2000米混合接力1/4决赛,由林孝埈、孙龙、王欣然、王晔组成的中国队以2分37秒302的成绩排名小组第一晋级。林孝埈、范可新、刘少林、刘少昂等实力选手在各自主项上均顺利过关。
在女子3000米接力1/4决赛中,中国队出现交接失误,位列小组第三,未能晋级半决赛。
9日,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比赛将进行男女1500米、2000米混合接力等项目决赛。(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高楚颐)12月8日,“语言教育与文明互鉴”平行论坛在2023世界中文大会举办期间举行。海内外高校学者、语言机构专家及教育工作者等共聚一堂,畅谈“语言教育如何促进文明多样性”等议题。
“说起来我和中国的缘分相当长久,不论是我的职业生涯还是个人生活,都留有许多中国回忆。”北京塞万提斯学院院长伊莎贝尔·塞韦拉(Isabel Cervera)介绍自己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1984年,伊莎贝尔·塞韦拉第一次到中国旅行。1988年到1990年间,她再次前往中国,在北京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求学。如今,伊莎贝尔·塞韦拉在中国推广西班牙语和文化教育。
她回忆,大约25年前,中国少有大学开设西班牙语课程。如今,学生可以在中国100多所大学里学习西班牙语并拿到学位。
伊莎贝尔·塞韦拉指出,西班牙语是南美洲许多国家的通用语言。中国与南美洲多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紧密关系也促使西班牙语在中国更加流行。如今,喜爱西班牙语歌剧、展览及各类文化艺术的中国人日益增多。
12月8日,北京塞万提斯学院院长伊莎贝尔·塞韦拉(Isabel Cervera)在论坛上发言。卞正锋 摄
她认为,学习和教授不同语言在促进文明多样性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不同文化打开了大门,促进不同社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此外,掌握多种语言更易促进积极的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开辟商机并促进全球理解。“在日益互联的世界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有效沟通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伊莎贝尔·塞韦拉表示,塞万提斯学院提供相关项目为在西班牙语世界教授汉语的学者及教师提供培训,帮助他们在南美洲或西班牙等地学习西班牙语。与此同时,伊莎贝尔·塞韦拉也感到,此次世界中文大会创造了一个好机会,让人们了解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学及语言教育共同的发展空间。
同样作为教育专家,阿根廷国会大学副校长凯伦·诺维尔(Karen Noval)在会上分享了高校语言教育的实践。从开设包括中文在内的更多外语学位课程到发展更多国际合作项目,各类教育活动将有助于更好地实践语言教育多样性。
12月8日,阿根廷国会大学副校长凯伦·诺维尔(Karen Noval)在论坛上分享高校语言教育的实践。卞正锋 摄
在她看来,语言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为每个人提供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机遇。“在阿根廷,学生们喜欢学习中文往往是出于兴趣。汉语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在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中,每多学一点,就会感到越来越有趣,想知道的也就越来越多。”
凯伦·诺维尔还发现,不仅是大学生,孩子们也有学习中文的需求,适合儿童学习的中文课程也应被考虑。
“在全球化的世界里,多学一门语言是一项最为基本的能力。任何人想要对世界有更深入的观察、增加创造力和知识都需要学习另一种语言,了解并尊重自身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
凯伦·诺维尔认为,信息时代,万事万物变得彼此关联,数字化让人与人之间跨越距离,交流紧密。出国旅游或商务交流也已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之一。
“只要沟通越来越多,一切都会变得容易,一起工作让我们找到彼此的相同之处。”凯伦·诺维尔说。(完)
联系人:welcome登录彩票
手机:19625341813
电话:0598-43181222
邮箱:43181222@aim.com
地址: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西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