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12月8日电 (付敬懿)“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年龄年轻化是全球性趋势,2018年至2023年,中国屈光性白内障手术量翻了近4倍。”12月8日,湖南省医学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学组副组长唐琼燕在解读《2023中、欧屈光性白内障白皮书》时表示,如今当老花眼、白内障等导致视物模糊时,大家都更倾向于尽早治疗,尽早享受清晰视觉带来的品质生活。
2023年中、欧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白皮书发布会在长沙举办。 付敬懿 摄
当日,2023年中、欧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白皮书发布会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举办。该白皮书调研范围覆盖全球142家眼科医疗机构,通过对全球白内障手术现状以及中国与欧洲在白内障健教、诊疗方面的差距进行多维度剖析,为进一步提升白内障手术质量提供借鉴与思路,让更多患者享受前沿创新技术。
作为全球致盲性眼病,白内障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中国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以此估算,中国白内障患者人数或已高达2.08亿。而老花眼一般在38岁左右出现,52岁以后老花的发病率接近100%。这就意味着,中国有超2亿的老年人正在遭受老花眼和白内障的双重侵袭。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中老年朋友的用眼场景越来越多、用眼强度越来越大。然而随年龄增长、晶状体老化必然出现老花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导致视力模糊、下降,具体表现为使用电子产品时看不清所示文字等,影响生活和工作。
唐琼燕解读《2023 中、欧屈光性白内障白皮书》。 付敬懿 摄
《白皮书》显示,2018年至2023年,中国屈光性白内障手术量逐年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屈光性白内障手术量翻了近4倍,而引领技术前沿的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数量也翻了约3倍。根据《白皮书》数据,近九成患者在做了老花白内障手术后,其远、中、近视力都达到了0.5及以上,能够满足患者看书报、看手机、开车和旅游等多种需求,享受更清晰的视野。
唐琼燕表示,许多患者在45岁至64岁之间就选择了手术。根据2023年发布的白皮书数据显示,国内超三成、欧洲近六成白内障患者术前视力在国际低视力标准(0.3)以上就选择做手术。不过,随着国内中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提升,近年来通过手术恢复优异视力在中国也变得越来越普遍,88%的患者可在术后恢复0.5及以上的全程视力水平。(完)
中新网福建福清12月8日电 (郑松波)12月5日至8日,台湾六桂宗亲总会总会长江兆堂携台湾新竹、桃园等地六桂宗亲一行15人跨海而来,到福建走亲访友,并邀请大陆宗亲赴台参加恳亲大会。
12月5日至8日,台湾六桂宗亲访闽。郑松波供图
据介绍,所谓六桂,是洪、江、翁、方、龚、汪六姓的总称,都源于翁氏,先祖翁乾度为避祸将六子分姓。五代十国时期,翁乾度的叔父翁承赞迁居福清新厝,受闽王王审知敕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初,翁承赞侄孙翁处厚六兄弟三科六进士,宋太宗钦赐“六桂联芳”匾额,翁氏家族成为福建东南望族。如今,六桂宗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在闽期间,台湾六桂宗亲一行参观了福清黄檗山万福寺、福清石竹山、福清侨乡博物馆、福州三坊七巷等地,还参访了方菱桥隧模架(福州)有限公司、福建康耐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宗亲企业,并与福清市六桂文化促进会进行座谈交流。
“两岸一家亲,六桂亲上亲,我们两岸六桂宗亲要常来常往。”江兆堂如是说道。
福清市六桂文化促进会会长翁霞说,三年前,福清的六桂宗亲几乎每年都组团赴台访亲,台湾的六桂宗亲也都会返乡寻根谒祖,互访频繁。“现在,两岸六桂宗亲恢复互访,这是让人高兴的事。”
台湾桃园市六桂宗亲会理事长江智诚此次是第一次到访福清。他说,两岸六桂宗亲欢聚一堂,福清宗亲的热情让他倍感温馨,一点都不觉得陌生。(完)
联系人:welcome登录彩票
手机:19625341813
电话:0598-43181222
邮箱:43181222@aim.com
地址: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西滨镇